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,有人举起酒杯,向心中敬重或喜爱之人道,“来,这一杯我敬你”,眼神真切而隽永。随之而来的是更热烈的动作回应或言语,被敬酒的人喝下杯中酒,还说“干了!话都在酒里”。
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喝不惯酒,一直为了事业、家庭、理想而四处奔波,努力拼搏,而后发现生活的味道比酒更复杂。慢慢的,就爱上了酒。
或许某天一身疲倦的你,因客户临时邀约而不得不立刻添加行程,人很困顿但必须开启健谈模式,拿出水平,有效推进项目,带领团队前进。马不停蹄地忙完工作,可能还有商业伙伴的活动需要参加,于是又振作起来去谈长远的合作,不放过每一个潜在的合作机会。参加饭局,你想起家中孩子的笑脸,便暗示自己不要喝多,适可而止,早点回家。妻子发来短信,提醒你好久没给孩子讲故事了。这时,合作伙伴的酒敬过来了,你赶忙收起手机,回敬一杯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人会发现酒是情感与生活的载体。一口下去,酸甜苦辣都在里面。于是,你开始品酒、懂酒,一杯杯下肚,越来越爱,竟成了行家。高兴可以喝,不高兴也可以喝。在家与家人吃饭,也不忘美美地倒上一杯,在动筷前就嘬一口,细细品味,同时看着父母、妻子、孩子都在身边,便感叹,这就是生活,这就是幸福,还要追求什么呢。
沈从文给张兆和的情书里写到:“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,行过许多地方的桥,看过许多次数的云,喝过许多种类的酒,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”。人的一生要喝多少酒,看过多少风景,等那世事繁华、山川湖海都在心间后,必然也懂什么是好,什么是爱。
你看,酒记录了多少动人、平凡又温馨的时刻。
所以,喝酒的人大多都是有故事的人,认真生活的人。举杯将酒一饮而尽,似乎就能将一切咽入肚中。有些人生道理只有喝酒后才开始真正懂得。偶尔失意,小酌几杯,或呼朋唤友,畅谈困顿,寻求办法,得到力量后再往前走,再度攀上另一座山峰,仍是好汉。这些,都好过踌躇不前。白酒再好,如果不去喝,你听到的永远都是别人口中的溢美之词,是华而不实的,不知滋味的。想一万次,不如实践一次。站在岸上,永远都是瞎练把式,都不如先跳进去试一试,自然就会了。
宋代禅宗大师说到参禅的三境界:
第一重境界: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;
第二重境界: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;
第三重境界: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。
这何尝不是喝酒的三境界呢。喝酒,喝的不单单是酒,品味的更是与酒缠绵悱恻的人生啊。新的一年,和对的人,喝对的酒。一杯敬故乡,一杯敬远方,得暇时刻再读几卷闲书,那这日子多对味。
干了这杯酒,愿你越喝越有!